|
【拔丝学堂 026】走进非洲
非洲大陆,遥远而神秘。北大84级微信群的“拔丝学堂”讲座第26期,请来84级历史系的潘华琼,带大家一起“走进非洲”。
潘华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8年)和硕士(1996年)。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人口、环境与发展学硕士(2000年)和社会科学博士(2006年)。曾先后就职于山东烟台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到日本、摩洛哥、马里、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和意大利等国做过访问学者。已经出版专著《中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法语)和合作编著列国志《塞内加尔》,多篇与非洲相关的中英文学术文章,担任过三期《中国非洲研究评论》的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为《中国投资(非洲版)》写过“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巡礼”专栏。
本期文字录入和校对,由北大84级校友罗金环、邓景辉、周瑛、邴玉云、蒋文完成。
([拔丝学堂]之前的讲座,收录如下。想看的朋友请点击链接。)
[拔丝学堂]1-24:北大84级的2019 [拔丝学堂]25:旅行就是人生
大家好,我是潘华琼,首先非常感谢群主罗新,接着戴松上一期的讲座“旅行就是人生”来安排我的讲座,这是合理的衔接。我觉得理由有两个,一个是上一讲戴松提到了他在苏丹的经历。在他发表的“苏丹之行“一文中的结尾写道:“从此我对三种人充满了尊敬和好感,一是妇女,二是黑人,三是穆斯林。”而我自己去的非洲国家,大多数是穆斯林国家,黑人国家,当然还会和很多当地的妇女打交道。如果可以,我想再加一种人,是对游牧民,特别是毛里塔尼亚的哈桑尼亚阿拉伯人和尼日尔的图阿雷格人的尊敬和好感。
然后第二个理由是,上一讲结束后,好像是兴起了一个旅游的话题。而我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正是关于旅游的,当然是与非洲相关的,题目是“21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兴起--与非洲合作的新途径”。
那么,如果去非洲旅游,绝大多数人第一个就会想到的是去看动物大迁徙,特别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东非大裂谷地区的角马或其它动物大迁徙,或者去南非看五大兽,叫Big 5,包括狮子、大象、野牛、犀牛和豹子。 所以,当我2015年去南非开会之前,请南非的上海华人联谊会主席帮我安排去斯泰克方丹岩洞和马罗彭,看一下“人类的摇篮博物馆”以及罗本岛时,他们觉得我像是一个外星人。尤其是在开普敦接我的导游说,没有中国游客去罗本岛,除非是政治局的或想进政治局的人。我想他是误解我了,我其实是对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才提出这一要求的。
主题一: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廷巴克图的传说
我为什么会对文化遗产感兴趣?这与神秘的廷巴克图有关。
廷巴克图是自1352年伊本•白图泰(因为伊斯兰历年和现在的公历年有点差别,有的是写着1353年)访问马里的时候,到过这座中世纪的城镇。然后是1375年,这个廷巴克图所在的马里帝国,及其君主曼萨穆萨手持金块第一次出现在欧洲的地图上。制图者是加泰罗尼亚的犹太人。曼萨穆萨这个马里帝国的国王大概是在1325年到的麦加朝觐,当时的规模非常的大,可以说是惊动了那个整个世界吧。
自伊本•白图泰1352年到访以后,或者自这个地图在欧洲出现以后,一直到1828年,法国的勒内•卡耶(René Callié)第一个从廷巴克图幸存归来。在这个期间,有400多年将近500年的时间,廷巴克图吸引了无数欧洲探险家前去探险,但是都没有活着归来。所以勒内•卡耶是有记录的第一个幸存归来的欧洲人吧。1828年,他当时是受法国地理学会的派遣去的。法国地理学会是1821年成立的。当时法国地理学会出资100万金法郎,派人到廷巴克图,把廷巴克图写下来。因为以前的欧洲人或非穆斯林都没有幸存的回来,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留下廷巴克图的记录,只有他就去了之后才留下来(Journal d’un voyage à Tomboctou et à Jenné dans l’Afrique centrale. Paris: Impression royale,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我们说的勒内•卡耶是第一个到那里的欧洲人或非穆斯林人。在他之前除了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后面还有个摩洛哥人雷奥•阿夫利卡诺斯,在16世纪初到过廷巴克图,著有《非洲叙事》(The Deion of Africa)。但他们不算是欧洲那边的探险家。就是这个世廷巴克图,非常神秘的一座城市。因为在卡耶之前欧洲没有关于它的记录,结果人们对它的想象,就更加的炽烈。
廷巴克图的传说是什么呢?就是一座黄金城!而这个传说源于马里的国王手上拿着金块的地图,以及曼萨穆萨当时带了80头骆驼,每个骆驼都背了136公斤的金块或者是金粉,500名随行的奴隶和6万名挑夫每人手持三公斤金棍,去朝觐时路过开罗的时候,到处撒金,使得开罗在接下来的十多年货币贬值。这可见于多本阿拉伯文的历史书籍中记录的马里王国的历史。
实际上,人们对廷巴克图的想象,不只是停留在以前几个世纪。比如我,一个到了21世纪的中国人,也对廷巴克图充满了神往。2010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Las Cruces开会的时候,我看到那里的情景就会联想到廷巴克图大概也是这样的吧!但是到了第二年去廷巴克图时才发现,她全然不是我预想的。所以这和当年的卡耶是一样的,即是无情的现实,打破了我对廷巴克图所有的幻想,因为她正在被沙漠吞食,被贫困所笼罩……。
但我在巴马科看到一本书,却记录了她的美。这本图文并茂的书《通布图:一个神话的现实》(Eric Milet, Tomboutou, Réalité d’un mythe, 2006),非常的吸引人(廷巴克图的法语名是通布图),但其实可以意译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的残酷现实"。
我们看到的她的现实,其实并不能证明她的历史和传说都是虚构的,因为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廷巴克图的最盛期是在14到16世纪。而勒内•卡耶看到她的时候已经是19世纪了。我看到她的时候,已经是21世纪了。 这个认识是等我第二次再到廷巴克图的时候才感受到的。因为第一次我去的时候,是完全带着现代城市的观念去的。而第二次我去的时候,是因为已经到过毛里塔尼亚的欣盖提,瓦丹,瓦拉塔,这样的中世纪城市(均为世界遗产)后再去的廷巴克图。所以比较之下,我敢肯定廷巴克图算是当时中世纪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镇了。
那么,廷巴克图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 她是在12世纪初由图阿雷格人建立的。Tim就是水的意思,是图阿雷格人说的水,Buktu是当时帮助图阿雷格商人照看守货物和水井的妇人(她可能是一个奴隶)的名字。
- 廷巴克图,是跨撒哈拉商路上的最重要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因为处它在南来的黄金和北来的盐进行交易的地方。据说当时是用等量的黄金交换等量的盐。
- 她在中世纪有一座桑科雷伊斯兰教大学,最多是可以容纳25000名学生。有著名的学者如阿赫迈德•巴巴,因此成为西非伊斯兰文化与学术中心。
- 今天廷巴克图大概有20万卷阿拉伯文或阿贾米文手稿散落在20多家私人图书馆,以及公立的阿赫迈德•巴巴高等教育和伊斯兰研究院(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et de la recerche islamque de Ahmed Baba, IHERI-AB)。
- 廷巴克图还有三座清真寺(津加里贝尔,桑科雷,和西迪•叶海亚),都是约建于14-15世纪。在16世纪70至8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阿奇卜卡迪担任穆斯林法官,他对这三座清真寺都进行了整修。一直到现在还在用,是典型的萨赫勒-苏丹式夯土建筑。萨赫勒是指地区,今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苏丹是指人,即阿拉伯人所称的黑人。
- 早在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备写非洲通史的时候,在廷巴克图召开了专家会议。计划成立阿赫迈德•巴巴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因为他被认为是欧洲人到来之前,非洲最博学和最智慧的学者。
这个就是阿赫迈德•巴巴,就是刚才说的那个中世纪最有名的廷巴克图的大学者,他生前著了56本著作。1591年的时候,廷巴克图被摩洛哥征服,然后,他和当地的一些学者被押送到了摩洛哥,被囚禁在摩罗哥当时的萨迪王朝的首都马拉喀什。1596年获释之后,他在当地的一家清真寺教授逻辑学、马利克派法学和神学。他的代表作是记述了西非地区600多名马利克派法学家的传记。 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基里(Al-Maghili,c.1425-1505)。他所著的《论王子的义务》(On The Obligations of Princes)和后来的马基雅弗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年)写的那个《君主论》(1513)的观点非常的相似,前者著述的年代应比马基雅弗利的年代要早。
阿赫迈德•巴巴在摩洛哥期间,曾经托人带信到廷巴克图,并说:“你们去加奥的话,请绕道至廷巴克图,向我的朋友说我的名字,在我的朋友,家庭和邻居居住的地方,请把我,一个正在叹息的被流放者的馨香祷祝带给他们”。
1613年阿赫迈德•巴巴返回了廷巴克图,是当时唯一再次回到廷巴克图的人。
这个右边是廷巴克图的盐块,他们也叫做盐板。
这个是伊本•白图泰的去访问的路线图。当然这个是全程的,他最后一次是去的非洲。他在马里住了七个月,到过马里的首都尼亚尼,到过廷巴克图,到过加奥,写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
传说中的中世纪廷巴克图的伊斯兰大学,即桑科雷大学,据说最多时可以容纳25000名学生,但是我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个地方从今天的规模来看,是不可能容纳25000人的。
下面是三座清真寺。在198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包括这三座清真寺,还有就是手稿和16座苏菲派圣人墓。
(津加里贝尔大清真寺)
(西迪•叶海亚清真寺)
(桑科雷清真寺)
这是廷巴克图的手稿图片,它下面的就是阿赫迈德·巴巴图书馆,是国立的图书馆。其他都是私人手稿图书馆。 这个国立的阿赫迈德·巴巴图书馆是从1967年开始筹建,是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非洲通史》(第一批出了八卷,去年又新增了三卷)创立的。图书馆的手稿是由一些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出资,到私人手上去买来的。与此同时,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资助建了一栋楼,但是这栋楼现在已经不用了。现在使用的新建筑是南非出资兴建的。
上面是阿赫迈德·巴巴旧址和老图书馆的看书条件(只有一张桌子,他让给我之后,自己就这样看书)。这可是廷巴克图唯一的公立图书馆。
除了三座清真寺和将近20万卷的手稿之外,在廷巴克图还有16座苏菲派圣人墓。这个圣人墓不只是一个人,这个最大的叫西迪·马赫穆德,圣人埋在这里之后,他的弟子去世后都会葬在这里。所以,越是有名的圣人,他的墓葬群可能就会越大。 虽然有16座载入世界遗产的廷巴克图名录,但在当地并不能找到16座。由于土壤的风蚀和气候的变化,有些已经找不到踪影了,如阿赫迈德·巴巴的陵墓。 2012年,极端主义武装势力占领廷巴克图,他们开始破坏这些圣人墓,西迪·马赫穆德圣人墓就被破坏了。但是很多当地的人会把圣人墓的一些东西捡回家。所以,等占领结束之后,即法国于2013年初出兵将恐怖分子赶出了城里之后,他们还会慢慢恢复那个圣人墓的。还受到破坏的有西迪·叶海亚清真寺的西门,被认为是上帝的最后一道门。但是当地的技工说,他们也可以恢复。只有被焚毁的手稿4200卷是没有办法恢复了。
(西迪•穆罕默德圣人墓)
我再简单介绍一下,阿赫迈德·巴巴高等教育与伊斯兰研究院。
(阿赫迈德·巴巴研究院新馆)
- 它的前身是阿赫迈德·巴巴文献研究中心,旨在收集、保存和编目中世纪的阿拉伯文献手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作为廷巴克图市唯一的公共图书馆,1977年开始对公众开放。
- 2000年的时候,马里政府颁布法令,将中心改名为现在的名字,就是阿赫迈德·巴巴高等教育与伊斯兰研究院(IHERI-AB),简称“巴巴研究院”,隶属于国家高教部。 这个研究院除了向研究人员开放之外,还会开设一些培训课程,传授如何对古籍进行分类、翻译和保存,以便为学者提供非洲的伊斯兰研究。
- 巴巴研究院自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其新址是2009年在南非的资助下建的。时任南非总统姆贝基提出了一个非洲复兴计划,他选择了廷巴克图,其意义在于法语非洲国家(马里)和英语非洲国家(南非)、基督教非洲(南非)与伊斯兰教非洲国家(马里)的团结与合作,所以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巴巴研究院新址是2009年落成的,2011年就开始把手稿陆续搬入。但非常不幸的就是2012年被极端主义势力占领,大批还在老馆的手稿被转移到了首都巴马科,在新馆的手稿被焚毁了4200多卷。自2013年1月极端分子占领的状态结束至今,还有27000卷手稿在巴马科,一万卷在廷巴克图。
- 总而言之,廷巴克图将近四万卷的手稿中,目前已经数字化的只有1000多卷。由此可见,手稿的整理和数字化进程十分缓慢。这些手稿的内容是无所不包,有伊斯兰教的内容,也有天文学和数学等科学。现任院长迪亚盖耶特认为,这些手稿中最有价值且最值得翻译介绍给大家的是传统医学。
二、非洲的世界遗产
廷巴克图是一座世界遗产,也是我非常向往的一个地方,所以我去了两次。那么我想接着就讲非洲的世界遗产。
今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这个世界遗产目录实际上和非洲的关系是非常大的,或者说就是源于非洲大陆的。20世纪60年代埃及的纳赛尔总统要扩建阿斯旺水坝。这个水坝是在努比亚地区,努比亚地区就牵涉到苏丹和埃及两个国家。水坝一旦建成后,这两个国家的一些文化遗产就要被淹没掉。于是他们就向国际社会发起了呼吁,要求拯救文化遗产。 在他们的呼吁下,有50来个国家出资8000万美元,完成了搬迁工作。当时搬迁的方案是由瑞典的科学家提出的,就是先切割、再移动至地势较高的地方,最后是按照原来的文物图样拼接和堆集而成。这一举世瞩目的文物大搬迁催生了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11月16日,http://whc.unesco.org/archive/convention-ch.pdf)。
世界遗产公约诞生之后,就出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每年都有的世界遗产的申请或称申遗的项目。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界遗产名录,当时有12个,非洲就占了3个,其中2个是文化遗产(埃塞俄比亚的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和塞内加尔的戈雷岛),一个是自然遗产(埃塞俄比亚的塞米恩国家公园)。 这两幅图片就是牵涉到当时阿斯旺水坝建设之后要淹没的两座最大的文化遗产。一个是阿布辛拜勒:有两座神庙,左边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右边是他献给妻子纳菲尔塔丽的。我相信群里很多旅行达人肯定都去过的。另一个是菲莱神庙,这个菲莱神庙是托勒密时期建的,属于希腊化时代的杰作。它是从原来的菲莱岛迁到了地势比较高的阿格利卡岛。如果现在去阿斯旺的话,由于整座菲莱岛都被水淹没了,我们只能看到水面上露出的几根原来菲莱岛的铁状支柱。
(这是搬迁后的菲莱神庙。)
(这是搬迁后的阿布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右边还有他先给妻子纳菲尔塔丽的神庙。)
世界遗产名录出现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几经修改。目前使用的是2005年制定的十条世界遗产登录的标准。前面六条是文化遗产的标准,只要符合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申遗。后面四条是关于自然遗产的。由于专业所限,我只能讲一些文化遗产和混合性的遗产,混合性的就是既符合文化遗产中任何一项标准,也符合了自然遗产中的一项。
UNESCO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2005)
i.表现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在一定时期或世界某种文化区域内,建筑或技术、纪念碑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之发展呈现重要的人文价值的交流。
iii.对现存或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持有独一无二或无与伦比的见证。
iv.作为某类建筑、或某个建筑或技术的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表明其在人类历史中所处的一个或多个重要阶段。(廷巴克图)
v.作为一个传统的人类居住、土地使用或海洋使用的杰出典范,代表某种或多种文化、或者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尤其是在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已经变得脆弱的环境。
vi.与(重大)事件或现存的生活传统、与思想观念或信仰、与具有突出的普世意义的艺术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物质的关联(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截止到2019年7月10日,就是最近的一次在阿塞拜疆的巴库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在非洲共有90个文化遗产,46个自然遗产和7个混合型遗产,分布在42个国家。其中有23个处于濒危状态,占世界濒危遗产的2/5,其中10处是文化遗产,所以非洲的遗产保护状况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我为什么要讲世界文化遗产,原因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多数是旅游景点。我是想可以通过旅游提高这些景点本身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增加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原因之二是和我的专业有关。我是教非洲史的,所以想通过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理解非洲的历史。那么怎么样从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来理解非洲的历史呢?我想可以从专题研究(着手),就是非洲史的主要创造者史谁的问题。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按专题分的话,我想从古到今可以串写成一部非洲通史。
• 比如说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可以体现非洲是人类的摇篮,这个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和南部非洲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南非。
• 接着是史前文化遗产,包括北部撒哈拉地区的岩画,南部非洲的岩画。还有就是东部和西部的墓葬。这些反映了非洲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 再往近一点,就是古罗马的遗址,包括迦太基遗址,主要在北非地区。因为罗马帝国建立之后,整个地中海就成了“我们的海”,就是罗马的海。所以北部非洲纳入了罗马帝国,今天留下的北部的罗马遗址基本都是旅游景点。
• 再近一点就是阿拉伯人的到来。阿拉伯人到来时,先是军事征服,然后是部落移民。部落移民到来之后,聚集在一个城镇里面,就叫麦迪那,阿拉伯语是城市的意思,我们通常称其为阿拉伯旧城。这些旧城的建设体现了阿拉伯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 再接着就是阿拉伯人到来之后,伊斯兰教也随之扎根于北非,并且继续向撒哈拉以南地区传播,同时开辟了跨撒哈拉商路。跨撒哈拉商路上的文化遗产,是以廷巴克图为代表的一些城镇,这些反映了穆斯林的学识和作用。
• 再往近代,随着地理大发现,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主要是非洲西海岸的大批奴隶堡。其实非洲的东海岸,即印度洋西海岸也有奴隶堡。
在近代继奴隶贸易之后,欧洲列强开始了殖民统治时期,或者说在帝国主义时期瓜分了非洲。在殖民统治时期,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建立了一些现代的城市。比如非常有名的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建立的阿斯马拉城。阿斯马拉现在是厄立特里亚的首都,但是这座城市完全是意大利风格的,是现代主义的杰作。
所以,从古到今,如果按照专题把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的话,非洲的历史是可以串起来的。当然,除此之外,非洲还有一些独特的文化传统,一些突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在1992年被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属于文化遗产。此外,非洲有很多文化遗产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包括非洲与欧洲和亚洲文化交流的产物,比如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石头城。
基于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的“历史是人、永远是人所作的巨大努力或人的活动”这一定义,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专题研究的历史意义在于,通过将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分成上述专题进行研究,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历史的主人公,进而将不同的专题串联成一部非洲通史。可以看到,非洲历史不仅仅是由非洲人创造的,还有其他人的参与。今天我们中国人在那儿,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写非洲历史的时候,就会有我们的印记。可以肯定的是,非洲是世界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说。
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还可以按区域划分,进而理解非洲不同地区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进程。
从区域划分可以理解非洲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 东部非州(包括非洲之角)和南部非洲:14国拥有34处文化遗产和3处混合遗产(其中有1处跨莱索托和南非国界),其中古人类化石遗址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意义在于见证非洲是“人类的摇篮”。再者,岩画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也是人类(主要是桑人或布须曼人)重要活动的记录。还有不少是非洲与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
- 西部和中部非洲:有20处文化遗产(其中分布在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石圈算2处,但实际合为1处)和3处混合型遗产分布在14个国家,最明显的特征是见证跨撒哈拉贸易繁荣的非洲中世纪城市和遗址,其次是与大西洋奴隶贸易密切相关的城堡。后者是由欧洲殖民者到来后建的,前者是非洲人自己建的——见证了非洲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廷巴克图的三座萨赫勒-苏丹式夯土建筑。再次是反映非洲本土文化的一些传统建筑(民居和王宫)、遗址和文化景观。最后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规划的现代城市,留下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法式建筑物与合理的功能主义布局。
- 北部非洲:北部非洲拥有36处文化遗产和1处混合型遗产,分布在阿尔及利亚、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7国。这一地区最突出的数古埃及文物和撒哈拉岩画,其他具规模特色的是古罗马遗址,还有就是现存的阿拉伯人麦迪那和柏柏尔人传统居住区,以及至今仍在使用的伊斯兰教神学院和清真寺。
下面就专题研究展开讲一下:
非洲的史前文化遗址
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遗址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和南部非洲。如果进化论不被推翻的话,那么我们说非洲是人类的摇篮,这个是不会错的。但是如果进化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话,那么(这个判断)是成问题的。当然我们现在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尽管在发现了很多古人类化石,但并不是连贯的。
非洲的史前文化遗址,它的岩画是非常壮观的。从北部撒哈拉地区可以从西部的大西洋沿岸的毛里塔尼亚一直到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都能看到岩画。如果能够串起来的话,肯定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岩画遗址。但是这一带现在交通不便,加上有安全的担忧,因此目前为止没有办法去看。东部和南部非洲的又属于另一类。撒哈拉岩画可能是沙漠中的图阿雷格人或者其他柏柏尔人创造的,南部的岩画则主要是桑人创造的,因为后者的风格非常一致。尽管很多岩画遗址已经没有桑人的活动了,但仍在作画的桑人展现了他们的历史联系。如果人类真的是从非洲走出,那么桑人就是未从非洲走出的人类的祖先。
史前文化中还有一种墓葬,就是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的提亚(Tiya,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南边一点)和西部的塞内冈比亚石圈(Stone circles of Senegambia)。它们形状不一样,前者是成排的,后者是成圈的,但是表达的理念很可能是一致的。由于没有文字,所以还没有确切的解释,都在研究中,这属于考古学研究范畴。
埃及文化遗产和埃及学
埃及有六处文化遗产,其中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三处均在尼罗河两岸,属于古埃及文明的见证物,以陵墓(包括金字塔)、神庙和宗教信仰为主,均属于表现人类创造性天才的杰作,绝大多数是与其重要的历史阶段和信仰直接相关、具有突出的普世意义的艺术价值。这三处遗产的研究都基于1822年埃及学的诞生。
位于亚历山大的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是以三世纪末基督教殉道者地名字命名的遗址,而位于西奈半岛的圣卡特琳娜地区是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其修道院自六世纪创立以来使用至今。开罗古城则是阿拉伯人到来后兴建的法贴梅(什叶派)王朝的首都,她自973年建立之后就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中心,其中心地位至今仍未被撼动。
迦太基-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这三者均代表一种城市文明,目前仅存遗址的原因:一是年代比较久远,二是天灾(地震)人祸(破坏)。
古罗马遗址特点:一是对公共市政的重视,以凯旋门、广场、剧场、竞技场、浴室、图书馆等宏伟建筑见长,布局合理。二是一些宗教设施,不仅有基督教(堂)遗址,而且保留了部分原来的习俗。三是建筑材料多用大理石、玄武石和花岗岩等。
这里看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迦太基遗址所剩无几?而埃及又没有罗马遗址?
因为布匿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对迦太基文化的大肆摧毁;在埃及,罗马对古希腊文化的尊重、甚至模仿。但希腊在埃及留下的遗产也不多,也从侧面说明希腊对埃及文明的尊重(对伊西斯女神的崇拜)和相似性(多神信仰)。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
• 北非的阿拉伯移民区(Medina)有居民区、商业区和清真寺等,功能齐全。周围是坚固的城墙,有防御功能。但公共空间狭小。
• 清真寺建筑群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信仰理念和伊斯兰世界的艺术(Islamic Art)。
• 阿拉伯文字手稿(阿拉伯文和阿贾米文Ajami,以廷巴克图的Ahmad Baba高等研究院——IHERI-AB为例)是非洲史学科创立的基础。这些手稿集中于中世纪跨撒哈拉商路上的城镇,但很多散落在私家;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和数字化过程正在进行中。但因种种原因,进展不顺,保存状况令人担忧。
欧洲殖民地文化遗产
- 大西洋和印度洋奴隶贸易的遗产多以关押奴隶、防范外来攻击的建筑为主(加纳沿岸城堡),鲜有的逃离奴隶的生活区域(毛里求斯的莫纳山文化景观)。
- 葡萄牙人的城堡多为中世纪建筑或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反映其在非洲的活动,包括贩奴、传教、开设学校和医院等。
- 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现代城市规划,使行政区、商业区、白人居住区和土著区分离,由此奠定了非洲现代城市的格局(譬如富人区和穷人区的隔离)。
这里的问题是鲜有英国殖民统治留下的遗产(除了毛里求斯的阿普拉瓦西·加特转运站),或许正是从侧面反映了其间接统治的实质。
非洲本土的文化遗产
非洲本土的文化遗产包括史前的文化遗址、岩画遗址、古人类的化石遗址,还有一些创造性天才的杰作像廷巴克图等,创造者是谁?之间有没有相互联系?因为缺少文字记录,所以还不能判断,研究还比较少。 另外有一些和现在的生活有关的,和当地的宗教信仰有关的一些文化景观。这些都需要用人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
还有一个刚才说的罗本岛,就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罗本岛是在南非,距离开普敦11.5公里。它记录了人类历史的阴暗面,历史上一直是罪犯、奴隶、麻风病人关押的地方。后来曼德拉的27年监狱生涯中,有18年是在那里度过的,罗本岛因此而著名。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之后,曼德拉和他的战友们决定将这个监狱变成黑人解放运动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以提出了把它改造成博物馆的计划,使之成为激励人们的源头。
在1997年1月1日,罗本岛正式成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这个博物馆里面的讲解员都是当初被关押在里面的政治犯,所以现在他们讲这段历史就非常有意义。 同时,罗本岛也从一个记录历史阴暗面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旅游的地方。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去了解这一段历史。这也是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如何把非洲大陆东西两岸的奴隶贸易港口遗产,变成旅游的地方,一方面记住过去的历史,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游客,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网站
(http://whc.unesco.org/en/list)是研究非洲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门且提供最基础、最全面的资料。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网址(http://www.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org/cultural-places.html)也可以参考,但内容不全。 另外,实地调研和考察必不可少,同时需要结合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
对非洲文化遗产的研究,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文化遗产为目标,研究其如何保护管理和传承;二是以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去探究围绕其所发生的历史。那么,后者可以为非洲史的研究补充一些物证(除了文献研究之外),从而使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非洲的历史进程。
总之,把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作为旅游合作的中心,或者旅游合作的对象,既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符合非洲联盟2063议程,还符合“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现在做的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就是“一带一路”加“一洲”,就是加上了非洲。
主题二、走进非洲人家
上面说的是第一个主题,“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非常吸引我,主要是处于我的专业研究,但和旅游有点关系。
第二个主题就是今天要说的,“走进非洲”,我想应该有一个副标题,我原来想说的是“廷巴克图和我”,这个是有很多故事要讲的。
到达廷巴克图的路,以前欧洲探险家去了,都死在了路上,或者死在了当地。即使现在去,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两次去都非常困难。第一次去是坐长途车去的,到了最后190公里是没有路的,吉普车就在沙漠里面开,经常陷进去,好不容易到了尼日尔河岸,天黑就没法渡河,只能在岸边以地为床了。
现在去廷巴克图,如果不是坐飞机的话,还是非常困难的路,路途非常艰辛。第二次我去廷巴克图是坐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飞机来回,所以很幸运,但也是因为公共交通全部没有了,本来是可以坐长途汽车去的。
现在讲第二个主题。本来我是想讲“廷巴克图和我”,后来把廷巴克图移到前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第二个主题要讲走进非洲人家,介绍一些我在非洲居住过的家庭。非常抱歉,我没有找到太多的图片,只能到时候把一些文章发到群里吧,因为以前写专栏时有一些文章。
1、摩洛哥
我现在说第一个我去的摩洛哥的普通人家。摩洛哥我2011年、12年、13年,连续去了三年,每一次都是两个月左右,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住在这个人家。他们全家有五口人,男主人是退休的公务员,阿拉伯人,肤色是黑色的。女主人是家庭妇女,柏柏尔人,肤色是白的。大女儿已经出嫁了,不在家,家里还有儿子和小女儿。他的儿子在政府部门工作,当初他父亲是提前退休,就是为了让他儿子可以到政府部门工作。小女儿是刚上大学,这样一个情况。
(男女主人)
这个男主人是对社会现状非常不满的,因为我去的时候正好是阿拉伯之春,所以他是很希望能够看到社会有点什么大的变化。女主人因为身体不好,好像在我去之前她出过一次车祸,我去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她在家一不高兴就出去走亲访友,有时会走得很远,长达十多天,男主和孩子们都束手无策。
男主人教了我很多知识,他在政府部门工作,见多识广,又是学哲学的,还挺能说的,知道的也很多,从本拉登的第一桶金怎么来的到摩洛哥人到沙发与阿拉伯人的不同,都是他告诉我的。女主人经常带着我走亲访友,让我知道她是怎么打发时间的。所以至今对我都有一定的影响,只要我有一点时间,就会去看朋友,就是串门儿。这就是一个摩洛哥的人家。我是通过华为在摩洛哥食堂的当地帮厨,通过她给我找的她家亲戚,就住进去了。
刚才说的那家是在首都拉巴特的。我接着讲第二家是在盖勒敏(Geulmim),非常南部的,已经到西撒哈拉地区了。他们一家也是五口人,结构和上面的人家相同,但是没有见到男主人。我是随他家小女儿回家的。他们好像是军队的,就是他父亲是军队的。女孩的姐姐虽然出嫁了,也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但知道妹妹回来还带了一个我,所以就回家帮她母亲一起做饭。女孩的哥哥,我只见过一面。有一天晚上我们俩走累了,正好遇见他,不知道是我们正好遇见他,还是女孩给他打电话了,然后他就叫出租车把我们送回家了。 这个女孩的人缘非常好,她一回去就聚集了20多个人,一起弹琴、唱歌和聊天。她还带我去参观了新设立的旅游和餐饮学校,可以在那儿吃蛋糕。那里有好几个我们聚会时就见过的朋友。有一天我们就是有五个人一起坐大出租车,来到了撒哈拉威博物馆。那里的博物馆不是常年开的,所以可能你们去非洲也要有这样的一个适应的过程。博物馆门上留了电话,你需要进去参观的话,你就对着门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然后就会有人来开门。但不是很快就来的,他可能是从另外一个城市赶过来,所以要等半天。他们有经验,所以就带着琴,边弹琴边唱歌,非常可爱、有活力的年轻人。
我当时是半夜离开那儿的,半夜离开的时候有十多个人到车站来相送。就是半夜1点钟的车,他们12点半都过来相送,所以我还是挺感动的。后来他们五一劳动节的时候,组团来到首都拉巴特,所以我又见到了他们其中的几位。这让我对阿拉伯世界的青年有了新的认识。
2、毛里塔尼亚
上述两家是我住过的摩洛哥普通人家。我接着想说的是在毛里塔尼亚住的人家。 第一个是首都努瓦克肖特的大律师家。这个家庭的核心人口是八口人,就是父母加上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第二个儿子已经去法国读书了,第二个女儿已经出嫁了,大儿子和父亲一样,也是律师。三个女儿都在上大学,小儿子还在读高中。男主人也是黑肤色的,在家里非常有威信,可能在单位也一样,他上下班的时候都有人为他提包开道。女主人非常地温文尔雅,颇有学识。
这是那个大律师家,最左边是大律师,穿绿色袍子的是他的妻子。右边三个是她的女儿,红色衣服的是大女儿,大女儿后边的是二女儿。中间的这个是小女儿,三个长得非常像。
这个女主人非常有学识,她在吃饭的时候经常朗诵哈桑尼亚诗歌,哈桑尼亚是阿拉伯语的一种方言。二女儿后来告诉我:父亲是非常了不起的,她非常尊敬他,他父亲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但他很忙碌、很威严,平时不怎么和他们一起吃饭,他们家吃饭是男女分开的。但是我住在那里后,她父亲经常会跟我们一起吃饭,显然把我看成了他们家的一员,所以我非常感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住了一个月,我都没有搞清楚他们家到底有多少人。我只知道他们核心家庭成员,但是总共有多少人、具体是干什么的我真的不知道。
这个反映了当地社会的一个大家庭制度。就是说他们家里的亲戚,比如叔叔或阿姨,如果有一个人因家人去世而守寡的话,他们都会把他或她接到自己的家里来住,即有能力者为他们提供吃住,但不在一起吃饭。大律师家的房子很大,他组织过两次盛大的宴会,来的都是清一色的男律师。他请客的时候除了他们家的厨师做饭之外,他的女儿和妻子都要当帮厨或照顾客人,但不能和他们一起吃饭。厨师在大律师家已经工作了20年,做的饭菜很好,赛过任何外面高级饭店的手艺。
我的朋友说在他们家里工作的可能都算做奴隶,但是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家的厨师像中国的钟点工,他有自己的家。他做完事可以回家,他只是做饭的时候过来,但是这一大家子的饭真是没那么好做,因为每个人吃饭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他要做好几餐。另外我跟着他们家的女主人和女儿在不到十天之内就参加了三场婚礼,一场比一场豪华。婚礼的演唱者是格里奥(Griot),格里奥是西非地区一种专职的乐师,这个职业多为家族传承的,他们是传颂历史的口述史学者。
格里奥在婚宴上唱的时候,新婚夫妇两个家庭的历史会通过他的颂唱演绎出来。如果来了一个客人,他接着就会唱这个客人家的历史。然后这个客人就会塞给他很多钱。但高级别的婚宴,请来的往往是真正的艺术家,而非格里奥,这是大律师的妻子给我解释的。这是大律师家的情况。
我接着讲到毛里塔尼亚东南隅的瓦拉塔人家。男主人是当地到文化官员,我是通过首都图书馆的文化名人联系到他的。瓦拉塔也是一个文化遗产的所在地。
文化官员一家有四口人,两个女儿年龄还都比较小,这个我放一张照片。
我在他家住的时候,照片上肤色较黑的姑娘名叫纳伊亚,她和文化官员的妻子一起做饭。同去的朋友就说,她是他家的奴隶。但文化官员解释说,这纳伊亚是他家的亲戚,是来帮忙的。我们一共去了三个人(司机,朋友和我),车是朋友租的。我们还没有到瓦拉他的时候,内马(Nema)市警察局就已经联系过瓦拉塔市的警察和文化馆耘了,所以男主人已经请人在家里宰了一头羊,接下去几天这头羊就成了桌上餐。他就在外面等我们,然后非常慷慨地招待我们。这就是我刚开始的时候说的,毛里塔尼亚游牧民族的风格:非常好爽、慷慨和热情好客。
虽然毛里塔尼亚这些游牧民族现在已经都定居了。但是他们的情怀和处事风格,还是游牧民族遗传下来的。在我们快走的时候,他们家就把所有的纪念品都拿出来给我们,我们说不能要这么多,最多拿一件,做一个留念就行了。尤其是那个来帮忙做饭的黑肤色女孩,她也准备了礼物给我,我特别感动。所以我觉得这张照片非常好。刚在我们历史系参加的手机摄影比赛中获三等奖,我给它起名“憧憬”。图片的主要问题是拍得不清晰,因我照相水平太差。
(瓦拉塔文化官员家的两个女儿和来家帮厨的纳伊亚,我给照片起名《憧憬》)
3、尼日尔
我在尼日尔也住过两家,第一家是在首都,第二家是千里之外的阿加德兹。我去非洲通常都是坐飞机,到的第一站基本上都是首都,先在那里看一看书,熟悉一下当地的环境。然后我就会坐长途车去远方。我到尼日尔先住的是一个尼亚美的富豪家。这一家有九口人,父母和四个男孩子、三个女孩子。最小的女儿只有三岁,和他父亲在千里之外的津德尔地区的阿海关工作。女主人是教师,和五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大儿子在广州做生意。
(尼亚美的富豪家)
(这是女主人(穿黄袍)和她的母亲(穿蓝袍)在她母亲家。)
女主人是尼日尔驻华使馆参赞的妹妹。她带着小儿子来机场,接到我之后就问我需要买什么,她都可以满足我。到家以后,她让我住她女儿的房间。她的女儿在读高三的学生。我当时看到她墙上的课程表,就非常的惊叹。上面写着法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五门外语。由此可见非洲人的语言天赋之高。但即便是在这样富裕的家庭,也经常是吃不饱饭的。所以他家的亲戚有一次说过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这个国家100%的人是贫困者。那么如果连她都这么认为的话,我想再穷的人怎么生活呢!尼日尔确实是连续好几年都是世界人文发展指数最低。
这个是尼亚美的一家。另外就是阿加德兹的一家,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他们。我坐长途车是早上四点发出。晚上十点到阿加德兹。两头实际上都是一片漆黑的,我的邻座是一个非法移民,他们是通过这条线,然后继续北上到利比亚,再通过利比亚到欧洲,跨越地中海到意大利。
当时在我坐的那辆车上,一共有八个这样的非法移民。那么为什么他们从这儿走。这个我去过毛里塔尼亚的瓦拉塔和阿加德兹就比较了解了。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到瓦拉塔1000多公里,中间1000公里是有路的,最后100公里是没有路的。这1000公里我准备了32张证明书就是(从哪儿来去哪儿干什么),一路交给哨所。到最后还剩1/3路的时候,我就只剩下最后一张证明书了,我说不能再给你们了,只能让你们看一下,因为我也要在最需要的时候用。但是在尼日尔从首都尼亚美到阿加德兹约1000公里的路上,只有四个哨所。每到一个哨所,他们这些人会被叫下去罚款(5000西非法郎,1000西非法郎是2美元,那么5000西非法郎也就10美元)。我邻座来自尼日利亚,看上去是一个还不到20岁小伙子。到晚上八点来钟的时候,我估计他的钱都被罚光了,然后他就问我要钱。我就感到比较紧张了。
我知道前面坐了一位记者,于是我就问这位记者是否知道我要去住的旅馆在哪里?他说他不知道。我说你不知道,那你住哪儿?他说我住亲戚家。我说我能不能也住你亲戚家?然后他说这个我不能决定,我得打电话问一下。然后他就打电话问了,之后他就告诉我,他们家亲戚同意我住了,所以我们就提前下车了。我比较紧张的心情就放松下来了。
(这是他们四个加上我去撒哈拉威博物馆时照的,右二背吉他的女孩就是我在车上认识的。盖勒敏(Guelmim)的年轻人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给我印象深刻。另外,历史上廷巴克图的摩洛哥人其实很多都是来自盖勒敏,后者是摩洛哥南部的商业重镇。)
这是图阿雷格人家,一家是12口人,。他们有九个孩子,只有两个是女孩,其他都是儿子。按规定儿子长大之后就要分住,所以我是跟他们的父母、姥姥、两个女儿和两个年龄还比较小的儿子一起住。两个女儿非常漂亮,我刚才发的那个是老大,老二更漂亮,而且非常的善良,老大原来是在红十字会工作。因为阿加德兹地区不安全,所以红十字会就撤走了,然后她就在当地的医院做助产士。我看到她除了上班之外,还有很多孕妇会直接到家里来找她。这家小女儿刚读完初中。她俩和她们的妈妈、姥姥在我临走的时候也是拿出很多纪念品要给我,这和毛里塔尼亚的游牧民族风格一样。男主人对我说:下次再来就住久一点,我会带你去村里生活一段时间。因为这个男主人在村里有牧场,他在市场上买幼崽带回到村里养,等他们长大了再拿到集市上去出售。男主人和女主人在农村都有牧场,但雇人照料他们地牧场。这有点像中国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里打工,但是雇了别人来种地。女主人也说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来都欢迎,住多久都可以,这里就是你的家。所以这是我最留恋的家,走进非洲对我来说可能就是走进这样的一些家庭,我待会在总结的时候会说。其实我住过的非洲家庭还是很多的,而且每一家都让我挺留恋的。
(这是图阿雷格人家,自右至左:女主人,姥姥,女主人的一个儿子和她儿子的朋友。这个床是图阿雷格人特有的,迁居时可以整个放在骆驼的背上。)
结语
我教非洲史十二年,研究的时间更长。在这个过程中间,令我比较感动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1813-73)。他是英国探险家、传教士。维多利亚瀑布和马拉维湖的发现者,是非洲探险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实际上,他当初是要被耶稣会派到中国来的,但因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结果他就改道去了非洲。那么第一站是博茨瓦纳,然后就是在北上探险,一直到达今天的坦桑尼亚境内,还实现了横跨非洲南部地区。
他在非洲第12年的时候。染上了疟疾,当时他觉得生命可能就要结束了,所以他写的这样一句话。
他说:“也许这是我的葬身之地,也许我再也没有机会看到玛丽和孩子。没有更多机会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对非洲内陆的认识,我只像个刚认识第一个字母的小学生而已。”
换句话说,他已经呆了12年,他觉得自己对非洲的认识就像一个刚认识第一个字母的小学生。所以这个特别让我感动。
另一个是阿尔伯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他是德国的哲学家和音乐家,后来为了去非洲治病救人,特地去学医,然后到中非地区的加蓬从事援助医疗50年。他在那里建立了丛林诊所,经过四年半在非洲的医疗生涯之后,写了下面的话:
首先,它证实了,我从科学和艺术的世界投入原始森林的环抱,是正确的选择。(页219)
在遥远星空下为医治病人而努力,这是我毕生的任务,这不仅是出于耶稣和宗教的仁爱和慈悲,也是出于我们最基本的思想和信念。我认为,我们对黑人所做的事并不是“恩惠”,而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页220)
最后我说一下结束语。旅行的意义,对我来说是与异文化(Different culture)或者他者(Others)的对话。因为我去的非洲国家大多数是我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会尽量贴近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的衣食住行一致。走进非洲,其实就是走进家。虽然那里没有一个是我血缘意义上的亲人,但那里却是我的家,我没有给他们带去什么恩惠。相反,是他们给了我终身难忘的恩情。所以我非常渴望能像史怀哲那样为他们尽点自己的职责。另外,我对非洲的了解也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在那里已经生活工作到第12年的李文斯顿所说的。虽然我教了12年的非洲通史,但仍像一个小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教。
|
|